我们将自己视为有意识的、意向性的、理性的、社会性的、制度性的、政治性的、实施言语行为的、道德的和拥有自由意志的行为主体,而宇宙完全由无意识的、无意义的、不自由的、非理性的、无情的物理微粒构成,我们如何能让这二者协调一致?约翰·塞尔认为这是当代哲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并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
约翰·塞尔(John R. Searle),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他于1932年出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1949—1952年就读于威斯康星大学,1952年获罗兹(Rhodes)奖学金赴牛津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牛津日常语言学派主要代表、言语行为理论的创立者奥斯汀(J.L.Austin)。1959年学成返美,一直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已出版《言语行为——论语言哲学》(Speech Acts: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 《表达与意义——言语行为理论研究》(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意向性——论心灵哲学》(Intentionality: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心灵的再发现》(The Rediscovery of the Mind)、 《社会实在的建构》(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观物如实:一种知觉理论》(Seeing Things As They Are: A Theory of Perception) 等著作,其著作已被翻译为二十多种文字。
译者文学平,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兼任重庆市哲学学会会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外国哲学研究,出版专著译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4项。
盈俐,语言学硕士,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教师,从事语言学研究,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出版译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