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ZGCBS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快手

祝贺我社《新质生产力: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作者钟瑛获2024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
发布时间:2025-03-03

2024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表彰仪式3月2日下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等全国政协领导同志为获奖政协委员颁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石泰峰宣读《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颁发2024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的决定》。

其中,我社《新质生产力: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作者钟瑛获得2024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如下为《人民政协报》对钟瑛的报道。




更好回应时代发展之问


——访2024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获得者钟瑛 



在学术与实践的交汇处,有一群人,他们既是知识的探索者,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钟瑛,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正是一位学者型委员的典范。她以理论为基、实践为翼,将学术研究与参政议政紧密结合,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经济的繁荣贡献智慧与力量。 

在钟瑛的履职生涯中,学术研究与履职实践始终相辅相成。她表示,只有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当地群众的真实需求,结合自身所学,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这一模式,让钟瑛带领学术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调研。 

2024年,钟瑛带领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二研究室研究团队,采取“研究团队﹢委员”模式,与来自不同领域的政协委员共同赴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开展深度调研,共同探讨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调研期间,钟瑛与团队成员深入边境口岸、产业园、牧业区、农业示范田等地,实地考察并与当地群众和干部进行座谈交流,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在调研中,钟瑛不仅关注经济发展,还特别强调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她提出,要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培育和发展民族地区的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从而提升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钟瑛深知,学术研究不仅要服务于理论创新,更要回应时代的发展之问。为了更好地履职服务为民,她将个人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建议,特别是在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课题上,她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提案与建议。 

2024年,钟瑛出版了《新质生产力: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一书,该书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统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发展思路及实践路径,并结合不同地区的实践,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该书出版后,引起了广泛关注,获得了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此外,钟瑛还在媒体发表理论文章,深入解读习近平经济思想,阐释如何在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她的理论文章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支持。 

谈及履职责任时,钟瑛说道:“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要以国事为重,政协委员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回首2024年的履职,钟瑛曾多次参与“委员促三交”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积极开展送书赠书、讲座宣讲等活动,尤其是在民族地区,她通过讲座和座谈会,宣传党的重要政策,推动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2024年7月,钟瑛随全国政协民宗委组织的团队赴山东枣庄调研。此次活动中,她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向台儿庄清真寺捐赠了60册新中国史类图书,为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贡献了力量。通过这些活动,钟瑛不仅履行了政协委员的职责,也在实践中增进了与民众的联系,推动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履职尽责。”钟瑛表示,之所以能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正是因为党和国家的莫大信任,我愿意为党、为国家、为老百姓鞠躬尽瘁。“政协委员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能够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信任。” 

谈到未来工作,钟瑛表示,今年,她将继续为推动国家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带领研究团队深入基层,推动民族地区的繁荣与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她始终牢记为民服务的初心,履职尽责,不断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5年03月03日 第10版)





2024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

获得者钟瑛所著图书介绍



钟瑛 著

2024年12月第1版第3次印刷

当代中国出版社




内容简介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作出的重大创新与部署,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先机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党中央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发展,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我国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还大量存在。党的二十大后,党中央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局出发,明确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围绕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用好新型生产工具、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三大要素,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等等。因此,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工作机制创新,是当前各地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和发展的共同必由之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符合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有助于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更好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在全球科技日新月异、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本书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中央重大部署及政策举措,从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四个角度全面系统阐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思路和实践路径,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及时、准确、全面、深入学习和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相关工作。



作者简介



钟瑛  女,白族,湖南桑植县人,民建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经济史学会第八届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陈云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当代中国经济。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多项,发表学术论文与理论文章一百余篇,参与撰写学术著作多部,出版独立专著五部。历年调研成果获评参政议政各类优秀奖项三十余项。主要代表著作:《资本的激情与理性——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证券市场》、《稳中求进的步伐:中国金融渐进式改革》、《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机制研究》。